发布时间:2023-08-23整理:杜甫阅读:
杜甫的一首诗《登高》: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,它到底好在哪里?
古人有“登高”的情结,文人往往因“登高”而“情满于山”。实际上,“登高而赋”是一个“睹物兴情”的文学创作的过程。诗人登高远望,面对亘古不变的山川河流和浩渺无穷的宇宙苍穹,感觉人的力量微弱渺小。诗人心中韶光易逝、人生苦短、世事沧桑等情绪便自然产生。
《登高》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。杜甫写这首诗时,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,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,相互争夺地盘,社会仍然一片混乱。
时代的不幸,个人的多病,加上壮志未酬,使杜甫内心极为苦闷与忧愁。诗人带病登台,想借此排解心中挥之不去的苦痛。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这是作者登高所见之景的描述,更是诗人自身情思的寄寓,放眼环宇天高云淡夹杂着急促的风声,远处寥寥几声哀嚎的猿鸣断断续续,近处江面沙洲清晰坐落在江水中,白沙成片水鸟徘徊在空中,由远及近利用视觉和听觉将自身所处的环境清晰交代,利用外界的景物塑造出一种寡淡的氛围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诗人抬首仰望,落叶飘零萧瑟错落,一时不禁感叹时光易老,感叹人生短暂满是凄凉,长江滚滚不尽,人生不过百年,正如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中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杜甫对人生的短暂无可奈何,深感身似落叶、流水多是身不由己。
随后颈联,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杜甫暂且收回思绪看看自己,漂泊万里多年客居他乡,游子情怀一时蔓延,悲秋二字,直接将自身的情绪和感受提升到顶点,多年悲苦常年旅居心中尽是悲凉。
常作客独登台,这六个字让作者直接塑造了自身形象,将一个孤苦客旅他乡的身影印在了读者眼前,从外部情景逐渐转到自身情感和现状,从事件空间多个角度来抒发自身的情感,并慰藉自己将整个诗的意境进行升华。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结合当时时代背景进行分析,杜甫对当时的时代世道感觉深深的无奈,在这种时代环境之下,诗人潦倒到如此境地,常年的愤懑壮志难酬让诗人霜鬓渐渐泛白,想要喝一杯酒来慰藉自己浇熄愁绪,却因自身身体状况不能实现,让诗人满怀愁苦无法排解。
《登高》被誉为“古今七言律第一”。
明代胡应麟评《登高》:“一篇之中,句句皆律,一句之中,字字皆律,而实一意贯串,一气呵成。”
诗的前两联写景,后两联抒情,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,但都围绕诗的中心“悲秋”展开。铺排渲染,笔力千钧。
景中含情,寄寓深厚。诗人在前两联极力描写“悲秋”的意象,直到颈联才点出“悲秋”两字。
“风急”表面上是写夔州的自然环境,实际暗喻国家内忧外患、国势危急。
“猿啸哀”中的“哀”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哀己、哀民、哀国的痛楚。
“鸟飞回”不是什么迎风飞翔、盘旋往复的群鸟,而是象征诗人左冲右突、无所依傍,孤独漂泊。
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,从时空角度展现了一幅境界旷达、意象宏阔的秋景图,以此表达诗人浓浓的哀愁充塞整个天地间,无法排遣。
落叶飘零,江水东逝,让人品味出韶光易逝、人生迟暮的感伤。
《登高》是杜甫伟大的作品之一,也是其晚年凄凉与孤独交织的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。透过行行诗句,我们似乎能够看见那位饱经沧桑、瘦骨嶙峋的老人满含着热泪凄然北望。
虽然是感时伤事的作品,但这首诗所带给我们的却不是晚唐诗歌中那种忧时嗟生、消极悲观的情绪,反而是一种令人激动的壮阔气势。这种气势一方面源自杜甫置身寰宇之时,潜藏在诗句之下的“壮心不已”,另一方面,则是杜甫晚年基于乐观基调上的超脱心境,和对时空迁逝的冷静接受。
也许杜甫的一生如他自己叹息的那般“到处潜悲辛”,但他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是积极乐观的,他的胸怀是广阔包容的,并且这种态度与胸怀已不自觉融入《登高》诗之中,这也正是此诗“悲壮”与“激动”之所在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杜甫的一首诗《登高》: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,它到底好在哪里?
上一篇:年少读不懂杜甫,如今再读泪满襟
下一篇:没有了